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为农产品加工学科群所属综合实验室,依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建设。实验室以粮油和果蔬产地初加工为重点,围绕采后生理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科学与营养等三大学科领域开展相关技术与装备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要求,现面向国内外同行发布本实验室2025~2026年度开放课题指南。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部级重点实验室专项支持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指导下,为落实实验室“十四五”发展目标,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置。
二、支持方向
重点安排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生产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创新性强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申报内容不得与其他国家或省部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复。本年度重点考虑以下4个方向:
1.油料干燥过程中裂纹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针对油料干燥过程中产生裂纹影响油料品质问题,深入研究裂纹的形成机制,裂纹产生与物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以及干燥工艺之间的关系,剖析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减少油料裂纹的干燥工艺优化方案。
2.高温热泵梯级除湿供热技术研究。针对非高温高湿区,热泵cop值低,自然环境下升温难问题,研究中部、北部地区热泵周边环境的余热回收利用、梯级升温及除湿干燥技术,提出中部、北部地区热泵快速升温成套技术方案。
3.高值生鲜果品植物抑菌物质开发与应用。围绕高值生鲜果品电商流通保鲜包装需求,筛选新型植物抑菌物质,明确抑菌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提出适宜应用方式。
4.果蔬生防抗菌剂改性研究。针对生防抗菌剂喷施过程中,不易附着、不易成膜、成膜后易“起皮”等问题,研究其水剂形态使用过程中,改善附着性、成膜性、均匀性、柔性、释放性、稳定性等安全适用技术,明确喷施后保鲜效果,提出水生防抗菌剂水剂施用时的改性技术方案。
三、申请人条件
1.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单位凡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均可申报。
2.联合申报。申请人应保证开放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并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联合申报。
3.本实验室未结项开放课题的人员不得申请本年度开放课题。
四、申报注意事项
1.开放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课题负责人领导课题组成员按时完成科研任务,接受本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和监督,以及与课题相关事务的处理。接受重点实验室组织评审委员会的立项答辩、中期考核(可函评)和结题审核等事宜。
2.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
3.开放课题经费及使用。根据研究内容,每个课题经费支持额度约3万元。开放课题经费开支范围: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劳务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
4.开放课题所获成果知识产权双方共享,包括至少1篇SCI(EI或SSCI)论文,不限于其他文章、专利、专著和研究报告等。论文单位署名要求注明本重点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中英文标注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Primary Processi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P.R China),鼓励合作申报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
5. 结题要求项目负责人需提交《课题验收报告》,同时完成考核指标SCI收录论文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重点实验室在编人员。
五、申报程序
1.申请人根据本指南公布的资助方向进行选题,通过网站(http://www.aape.org.cn//)下载并填写课题申报书。
2.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4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3.申请书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三份请邮寄至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孙静收,申请书电子版(PDF)请发送至电子信箱:cynthiasj@163.com。
4.实验室将于11月中旬组织专家评审,并确定资助名单。
5.其他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实验室联系人:孙静,010-59197358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
2025年10月29日
附件1:2025年度农业农村部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模板.doc
附件2:2025年度农业农村部产地初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开放课题申报登记表.x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