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 > 单位概况 > 组织机构 > 人事处 > 工作动态

勇于创新的农业工程专家

来源:人事处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01日

勇于创新的农业工程专家

——记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

 

    朱明,1958年1月生于湖北,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机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农作物种子加工方面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推广工作。中国农学会八届、九届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他32岁就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的最高领奖台,捧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奖杯;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并推广棉种泡沫酸脱绒技术及成套设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他36岁担任副院长、43岁担任院长,在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战略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他就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朱明。

勇攀科技高峰

    献身农业工程、勇攀科技高峰是朱明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奋勇拼搏的真实写照。1982年朱明大学毕业到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后更名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后,承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棉种泡沫酸脱绒设备的技术指导。该技术与成套设备是70年代末美国新研制的产品,工艺先进但不成熟。引进后历经美方专家两年调试,仍无法正常投产,且所需的硫酸发泡剂还要由美方供应。经过认真思考,朱明向美方提出了设备的缺陷和需要改进之处,但遭到否定。

    美方专家的固执和傲慢,激发了朱明的勇气、灵感和爱国热情:“泡沫酸脱绒技术在美国已有应用,为什么在中国不行?我们为什么不能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脱绒技术?美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到;美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做到”。从此,他带领课题组踏上了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征程。经过4年的艰辛攻关,攻克了硫酸发泡剂、泡沫酸发生技术、氨中和技术和烘干摩擦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性能优异、配方简单的新型发泡剂,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美方专家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他主持的“棉种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与技术”课题,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于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大新产品,1991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加快成果转化

    被荣誉包围的朱明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科研成果本身,而是不遗余力地又投入到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努力中。他与课题组成员一道成功地将棉种泡沫酸脱绒技术与成套设备推广普及到全国棉区,使我国棉种加工业由空白直接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为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和棉种产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制的成套设备不仅技术先进、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据测算,每套设备每年可为20-40万亩棉田供种,可获棉种加工效益100万元左右,可省种节支、增产增收效益1200多万元。通过不懈努力,推广360余套设备,覆盖了全国产棉大县。除满足全国市场外,还出口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不仅产生了3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还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不断追求突破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从1995年起,他参加了农业部种子工程实施小组的工作,并担任规划设计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总体规划》与《项目建议书》,组织完成了全国种子加工中心总体设计方案及典型工艺方案的设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种子工程的特征及其系统构成,并被写入项目总体规划之中。种子工程的实施,在加快良种选育推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作为农业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朱明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并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果蔬多功能烘干机中试”于2006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并担任“农机与设施”课题组组长;参加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并担任拓展研究组组长,“十一五”期间又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

    担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以来,朱明牢牢把握世界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抓紧构建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和工程集成三大平台,扎实推进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和单位业务建设。他潜心研究农业工程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促进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战略思想,先后多次在中央党校、农业部及有关省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上作报告,在世界农业工程大会和联合国有关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朱明先后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奖等多项奖励,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