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耦合蛋白修饰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简介:小麦是我国主要的谷物,麦麸是小麦面粉加工中的主要副产品。我国麦麸年产量超3300万吨,90%被用作饲料。我院加工所团队聚焦麦麸“原料化、资源化”利用,针对麦麸回填制备全麦粉过程中粉体颗粒细度不均、面团面筋质量差导致的面团成型能力弱、产品品质不稳定等技术问题,系统开展麦麸耦合蛋白修饰技术研究,为发展全麦粉、实现麦麸高值化利用提供有效技术路径。
1.麦麸品质特性改善技术研发
针对麦麸制粉过程中超微粉易团聚、颜色不稳定等品质问题,创新研发基于静电相互作用驱动的超微粉碎协同麦谷蛋白改性技术,建立梯度超微共粉体系,形成适度麦谷蛋白-不同颗粒尺度麦麸复合超微粉制备工艺。制备所得麦麸超微改性粉均一性好、分散性强,品质特性显著提高。
2.全麦面团加工特性优化研究
围绕全麦面团成型能力弱、加工适宜性差等瓶颈问题,研发麦谷蛋白-麦麸复合超微粉回填技术方案,实现麦麸回填利用率提高至20%,所得全麦面团形成时间缩短,韧性及面筋强度增强78%,成型能力与冻融稳定性同步增强,全麦面团加工特性全面改善。
3.全麦产品感官特性提升策略研究
面向国民营养健康需求,应用麦麸耦合蛋白修饰技术推进全麦产品研发,创制品质优良、营养健康的全麦吐司、全麦风味手抓饼等系列产品,实现表观颜色、口感质地、营养特性同步提升,整体感官品质优于传统工艺产品。
本项目原创性技术与理论的转化应用有助于推动麦麸“原料化、高值化”,对产品品质提升,促进农产品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成果发表SCI/EI论文3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项,《麦麸耦合蛋白修饰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技术》获院2024年度农规青年成果奖。技术成果推广至企业,新增“全麦风味手抓饼,全麦吐司”产能1600吨,两款产品麦麸回填利用率提高至20%,颜色稳定性提升80%,感官品质明显更佳。

图1 超微粉碎协同麦谷蛋白改善麦麸超微粉粒径分布(图A)、膨胀力(图B)及微观形貌(图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