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来源
“稻草饲料发酵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是2008年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西南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和2010年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自选课题。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畜牧养殖业。
技术原理:石灰水稻草发酵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物理处理(将稻草粉碎)、化学处理(石灰水浸泡)和厌氧发酵处理组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理的秸秆饲料加工方法。该方法先将稻草粉碎投入处理液(石灰水)充分浸湿后,捞出空去多余水分进行厌氧发酵,多余石灰水可以重复利用。待处理成熟后(时间150天以上),取出来不需水洗即可饲喂牛羊。
3、性能指标
已完成的主要指标:(1)经过发酵的稻草饲料,颜色呈深黄色,松散状,秸秆已经被压成扁平状,有一股强烈的酸味和发酵稻草的清香味,实测PH值在5-6之间(发酵前的稻草PH值为7-8),稻草已经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2)基于沈阳市的试验发现,稻草经过石灰水浸泡发酵后,粗蛋白提高了0.74%、粗脂肪含量提高了6.0%、钙的含量提高了46.15%;基于重庆的试验发现,稻草经过石灰水浸泡发酵后,粗脂肪含量提高了62.07%,钙含量提高了41.27%;(3)肉牛饲喂试验发现,在东北地区用发酵稻草作粗饲料喂牛比用玉米秸秆日平均多增重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科技查新证明:“技术方案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预期产生的效果等方面带来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本申请权利要求具有创造性。”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
如果将稻草加工制成优质粗饲料,实现常年储藏,将会彻底解决南方地区因缺少粗饲草而难以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的难题,2005年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稻草产量达1.78亿吨,如果稻草饲料利用率达到30%,则将会养殖肉牛1300万头,(按照农业部《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所规定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肉牛的养殖量达到5700万头,如果实现年产1300万头的规模,则占全国产量的23%。)。将会创造1500亿元的产值,将会给农民带来130亿元纯收入,同时,促进屠宰加工业、皮革制造业、运输业、冷藏保鲜业全面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本项目将被焚烧的稻草变废为宝,废弃稻草大量使用,解决了农民焚烧作物秸秆,由此产生的大量浓烟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和航班,又极易引发火灾和大量秸秆到处堆积腐烂,带来的面源污染严重污染地下水质等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7、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工艺技术的若干细节如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的控制等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和完善;发酵饲料对畜牧养殖的作用以及其与青贮、氨化和微贮法加工处理效果的差别,需要进一步对比实验数据,以完善研究结论。
(2)喷淋混料机两侧边搅拌不均匀,需要改进设计喷淋混料机的喷头喷射角度和喷射流量,改进喷淋均匀度;搅拌机空车运行时,会产生较强的振动,需要研究改进搅拌轮的最佳直径。
(3)应进一步研发针对稻草秸秆的收集、储存以及石灰水发酵的成套设备,以适应于规模化养殖场的需要。